收藏 五缘湾转变高端居住区 枋湖崛起成新的城市中心
- 发布时间:05-12 09:19
加快城市化进程 建高品质现代化城区<br /> 湖里区高标准推动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城区功能品位和综合管理水平“双提升”
湖里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一座现代城区迅速崛起。
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社区活动多彩多姿。
繁华的江头片区见证了湖里的快速发展。
  【核心提示】
  产业加快转型,大项目在此会聚——面对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湖里新的历史使命。
  今年以来,湖里区以更高标准、更大手笔推动城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东部一流商务区和现代化中心城区,实现城区功能品位和城区综合管理水平“双提升”。如今,放眼整个湖里,东部新城日新月异;枋湖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城市中心;湖里老工业区厂房悄然变脸,形成新兴产业带;江头片区旧村改造热火朝天,商圈品质进一步提升——一座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区正迅速崛起。
  清晨薄雾中的湿地公园内,水鸟在绿丛中穿梭;夕阳下的帆船港,点点白帆碧波中荡漾;木栈道上,老人们携手散步;五缘学村内,孩子们书声朗朗……经过近五年的大手笔开发建设,如今的五缘湾,早已由曾经的荒芜滩涂脱胎换骨,变为一片风景迷人、舒适休闲、高端人群聚居的岛内新区,处处弥漫着健康、自在的湾居生活氛围。而随着几个全新大型配套项目的顺利建设,以及几个高端新盘的相继亮相,五缘湾这个高端居住片区,又向着成熟繁华迈进了一步。
  五缘湾的“华丽转身”是湖里区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又一成果。随着旧村改造步伐的加快、东部新城的日益繁荣,湖里城区焕发出新魅力。
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建设一片繁荣一片
  乌石浦、浦园、钟宅……这些“繁华都市里的旧村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制约着湖里区的发展。为打破旧村局限、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湖里区科学谋划城区发展布局,在“指挥部+街道+公司”的改造模式下,大举推进湖边水库片区、五缘湾西片区、五缘湾南片区、五通-高林片区、江头片区、后埔-枋湖片区、湖里街道片区、殿前街道片区等八大片区的征地拆迁和旧村改造工作。
  如今,八大片区旧村改造全面铺开,征地拆迁迅速推进。2010年,湖里区完成拆迁267.8万平方米,拆迁量占全市55%,创下征地拆迁新纪录;今年1—4月份,全区累计完成征地38.17亩,拆迁量达到21.5万平方米。
  “我们要把旧村改造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拆迁一片、建设一片、繁荣一片。”湖里区委书记李栋梁表示。在推进征地拆迁的同时,湖里区积极做好项目引进工作,随着湖里万达广场、两岸金融中心、联发电子广场等一大批第三产业优质项目的建设与投入运营,为一个个“旧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东部繁荣指日可待
  有人说,厦门岛内的发展要看湖里,而湖里的发展则要看东部。在大规模旧村改造的铺就下,湖里区围绕“一轴线三片区”规划,进入东部新城大开发的时代——五缘湾片区、湖边水库片区和五通高林片区已成为岛内东部最受瞩目的新增长区域,作为岛内东部一颗璀璨的明星——五缘湾将打造成岛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区。在高起点规划的建设开发下,五缘湾逐渐被建设城为岛内休闲旅游的天堂。与此同时,五缘湾西片区完成征地拆迁的土地上,一座新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酝酿。
  湖边水库片区两大工程中的水库综合整治已经全面完成,目前片区已迈入全面开发建设时期。根据规划,湖边水库片区则将腾出空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流商业住宅区。高端楼盘纷纷落户,周边商业配套逐步完善。据介绍,湖边水库片区规划总用地面积406公顷,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打造成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学校、医院等社会公共设施齐全的高端生态居住区。
  作为岛内东部成长最快的新区域——五通高林片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焕发出勃勃生机。随着两岸金融中心的落户、湖里万达广场的建成运营,让一流商务区的构想逐渐成为现实。而厦金湾滨海旅游休闲区的开工建设,使得片区服务配套更加齐全。
  城区“精雕细琢”
  百姓尽享发展成果
  在加快旧村改造,开发新片区的同时,湖里区更注重城区细节的雕琢。连日来,一场对绿化工程的“精装修”已接近尾声。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湖里区加大对绿化的投入,共投入绿化建设改造提升资金约8900万元,重点用于道路、灯塔公园以及高新技术园等的建设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火炬北路、台湾街、华光路等32个路段绿化提升。接下来,湖里还将加大绿化改造提升的力度,增加绿化种植面积。随着仙岳山自拟贯彻赛道、金尚公园、灯塔公园等一大批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湖里将被“打扮”成一座花园城区。
  与此同时,湖里区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行业文明水平和城区文明程度,去年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总分第二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城区管理水平不断在提升,,积极推广“城中村”出租屋“平安眼”建设,安装率达93%;整合社区监控系统,逐步实现社区报警监控系统与公安监控平台的联网。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公园和园林绿地建设,建成仙岳公园山地自行车赛道。 
  【新闻背景】
  八大旧村改造片区
  湖边水库片区旧村改造、五缘湾南片区旧村改造、五缘湾北片区旧村改造、五通-高林片区旧村改造、后埔—枋湖片区旧村改造、江头片区旧村改造、湖里街道片区、殿前街道片区。(记者 郭筱淳 图/记者 王火炎)
  【专访】
  实现特区发祥地新崛起
  ——专访湖里区委书记李栋梁
  三十载春华秋实,三十载硕果累累。适逢厦门特区建设30华诞,作为特区发祥地的湖里,处处生机勃发。来自统计部门的最新数字:今年1-4月,湖里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1亿元,比增21%;地方财政总收入26亿元,比增45%;固定资产投资额78亿元,比增92%;工业总产值410亿元,比增26%,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创历史同期最高,呈现出了“速度快、势头好、后劲足、贡献大”的喜人态势。
  不仅如此,两块金光闪闪的奖牌,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湖里发展的成就:2010年,湖里同时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湖里因经济特区而设,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乘势而上,再创辉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湖里区委书记李栋梁指出,特区建设30周年,厦门夯实了雄厚的基础,发展气势强劲。作为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后劲。
  “迈向新征程,湖里要努力当好海西建设的排头兵,切实肩负特区发祥地和岛内城区的历史使命,实现特区发祥地新崛起。”展望湖里的未来发展,李栋梁满怀激情。
“转型是为了更好地提升”
  产业的实力决定城市的竞争力。在湖里当前的产业发展中,转型和升级成为两个关键词。最近几年,湖里的发展,每年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比如,“创新创先创优年”、“拼搏年”、“提升年”等。今年则是湖里的“转型年”。
  “每年确定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主题,是为了在全区上下形成一种干劲、一种激情、一种目标”。李栋梁说,“转型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在湖里今年确定的五个转型,即产业结构、城区功能、发展方式、社会管理和干部队伍转型中,产业转型成为重中之重,被摆到了首要的位置。
  作为特区的发祥地,湖里也是厦门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和发展重地。去年,湖里工业产值达到了100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如今,湖里面临着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对湖里的产业转型而言,最为关键的是大力实施‘优二进三’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引擎’。李栋梁介绍说,瞄准现代服务业,主攻“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是湖里当前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特色,也是优势和潜力所在。
  令人欣喜的是,湖里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2009年的60?押40,调整优化为2010年53.4∶46.6。第三产业发展的显著成效正进一步凸显,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已达到了60%。更为重要的是,万达广场、英国TESCO、红星美凯龙、长江钢材市场、海峡电子生产资料市场、闽南古镇等一大批投资额大、带动性强的项目相继进驻,为湖里乃至厦门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金融是百业之首,是经济的血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厦门两岸金融中心建设指挥部正式揭牌,湖里加快了两岸金融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就在前几天,李栋梁专程率队到台湾推介湖里的金融产业园区,并在短短两天时间密集拜访台湾的金融企业。“台湾金融业界十分看好厦门两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前景,对湖里金融产业园的定位和特色表示了浓厚兴趣”。李栋梁表示,统一基金、富邦财险、幸福人寿等10多家大型金融企业都不约而同表达了入驻的意愿。
  “城市化要把握好三点”
  随着岛内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长期作为城乡结合部的湖里,积极把握“岛内提升”的历史机遇,致力实现城区功能品位和综合管理水平的“双提升”。“湖里加快城市化进程,关键是要把握好三点:即旧城旧村改造、片区开发和产业发展”。李栋梁介绍说,关于片区开发,目前湖边水库、五缘湾和五通高林等三大片区建设正快速有序推进;而对于钟宅、枋湖、乌石浦等旧城旧村改造,湖里的思路是“一片片推进,一片片落实”。只有成熟一片,繁荣一片,才能产生效益,才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得到好处。
  “产业是城区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我们非常注重产业发展,注重在片区开发、旧城旧村改造中生成项目、推进项目。提升岛内,湖里在硬件方面有许多的欠账,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李栋梁认为,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湖里城市化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最大的难点是征地拆迁。“所以,我们这两年响亮提出‘向征地拆迁要项目,向征地拆迁要空间,向征地拆迁要发展’”。去年,湖里的征地拆迁量占到了全市的60%。不仅是拆迁量巨大,湖里更因“和谐拆迁”引人瞩目。“关注民生抓拆迁;讲究策略促拆迁;依靠组织做拆迁”。李栋梁说,这是湖里征地拆迁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湖里全区人口90多万,其中外来员工高达70多万,占到了全市外来员工的一半以上。“对于湖里来说,提升城市化水平,关键还要提升市民素质。”李栋梁表示,湖里将以扎实创建文明城区为契机,通过提升社会管理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加快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让百姓共享特区发展成果,这是厦门特区建设30年的宝贵经验和不懈追求。“在打造幸福湖里、和谐湖里中,湖里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指标与居民幸福指数‘双增长’”。李栋梁如是说。“民生为本是社会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栋梁介绍说,在湖里今年确定的五个转型中,加快推进社会管理转型,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点。令人瞩目的是,在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同时,湖里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民生保障,在就业、就医、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都有许多亮点。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是和谐湖里建设的一个亮点。
  李栋梁介绍说,金尚、金山、康乐等多个社区,其社区建设、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已成为典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纷纷前来参观、取经。“最近,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小区大事》栏目组正准备对湖里的几个社区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新征程,新使命。李栋梁说,站在厦门特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起点,湖里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运作、更好的示范,推进特区发祥地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对湖里的未来满怀信心。”采访结束前,李栋梁如是说。(吴巧平 郭筱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