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赵燕菁:厦门本岛将演变成放大的“鼓浪屿”
- 发布时间:09-16 08:42
东、西海域将成城市内湾
在以前,厦门本岛是城市的中心,是月亮,岛外的城镇是星星。星星们环绕于月亮四周,便构成了“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未来厦门的发展重心将慢慢往外迁移,功能将慢慢分解到岛外。岛内外在生活水平、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
赵燕菁说,至于厦门本岛,随着功能的分解,压力减少,将逐渐演变成一个类似鼓浪屿一样宜居安静的小岛,这里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处处整洁幽静。东、西海域将成为厦门未来的筼筜湖。岛外则会变成商业繁华、人口密集、功能齐全的国际大都会。
在规划方面,岛内要保持风貌、保持特色,降低开发强度、降低建设密度,岛内不再审批新的工业项目,一些工业厂房可改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要提升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功能的原则,着力保护历史风貌区和自然风景区的风貌特色,着力提升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区的层次和功能。
一个城市的街道美丽,这个城市就美丽。怎么把城市道路做得更美是下一阶段规划考虑的重点。赵燕菁说,规划部门正在研究选择一些重要道路,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形成若干可以代表厦门风貌特色的精品路线,对其沿街立面、绿化、景观、小品等进行高水平设计。
在保护和提升的基础上,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推进旧城改造,同时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岛内东部商务区,进一步提升岛内城市的品质和品位。
岛外将成开发建设主战场
本岛的发展已经上了轨道,可以依靠自身惯性运转,但随着城市的成长,会分解出新的城市功能,如果不能及时在岛外为这些新的功能找到新的空间载体,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岛内人口进一步密集,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系列问题。如何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赵燕菁说,这就要求要进一步加大岛外的建设力度。
翔安海底隧道即将建成通车;海沧大桥西引桥正式开工建设;轻轨建设、厦门第二东西通道正在加紧研究。随着众多连接岛内外的交通工程的完工和即将完工,岛外与岛内的空间距离大大缩小,对实现岛内外一体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现在向岛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赵燕菁说,岛外的建设实际上很早就开始了,从目前的投资总量来看也是岛外大于厦门本岛。岛外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的发展为岛内外一体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大岛外的发展力度,这也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增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赵燕菁说,
四大新城各像一壶温度不等的水
岛外建设涉及4大片区,分别是翔安南部新城、环东海域、杏林湾片区、海沧新城。在赵燕菁看来,这几个片区目前各有优缺点,但只要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就能形成一流的宜居城区。
从海沧来看,这个片区是最成熟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和本岛的关系最密切,主要的城市功能已经形成,因此海沧更像是“一壶已经烧开的水”。
集美的杏林湾片区,基础设施也基本建成,围绕园博苑、厦门新站,教育、科研、物流城市的功能已经成型,但目前就差“一把火”,是岛外各片区启动速度最快的新城,因此现在规划部门正在对杏林湾核心片区进行国际招标,近期就将启动建设,希望为这一片区加把火,把这一壶水烧开。
环东海域片区的基础建设都已建成,缺的只是一些城市功能,就像“一壶水烧了半开”。但恰恰这样的条件适宜引进一些高档次、高水平的“大盘”。现在已经不少大开发商对这一片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已经提出初步策划方案。
至于翔安,目前“这一壶水还没有烧”。翔安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配套相对较差,但这也正是翔安优势所在,翔安就像一张白纸,更容易描绘出宏伟蓝图,更易实现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翔安更有后发优势。目前翔安也正在进行国际招标,力争从规划的开始,就按世界顶级滨水城市的要求确定其发展定位、思路和空间形象。
“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推进新城区建设,未来岛外的生活条件会媲美甚至超过岛内”。
开发力推“城市综合体”模式
既有舒适的住宅,又有方便的SHOPPING MALL;既有高档体面的写字楼、SOHO,也有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将在我市的城市建设中发出新的声音。在不久的将来,集办公、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将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厦门。
“一个项目就是一座城,城里的人可以同时满足居住、购物、办公、娱乐等多种需求,这种综合体对城市的聚集作用不言而喻。”赵燕菁表示,这种新兴综合体的出现将彻底改变厦门人的居住、生活方式,成为片区发展的推动器。
那么,究竟什么才能称得上是城市综合体呢?赵燕菁说,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至少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利的能动关系。因其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色。其效果如同片区的催化剂,一旦建成将全面提升周边的配套水平和城市功能。
借鉴先进地区市场化、整体开发的经验,厦门未来的开发建设将更多地采用“都市商圈”、“城市综合体”的模式,筹措城市建设资金,降低建设成本。赵燕菁说,这类综合体大多依托轨道站点一些人流密集区域而建,它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一旦建好了,人也自然被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