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思明区全力打造海西三大中心
- 发布时间:03-10 08:45
  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思明区仍在2008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评选中取得第16名,比2007年还上升一位,综合实力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今年,思明区有更进一步目标:要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消费购物中心、商务营运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美好蓝图背后,要有实际动作,今年,思明区将如何进一步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日,记者专访了思明区区委书记郑云峰。
“目标体现了责任和重托”
  记者:“2008年是近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但2009年可能更加困难”,这是中央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做出的判断。如何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今年思明区有什么计划,有何预定目标?
  郑云峰:今年,我们要着眼于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消费购物中心、商务营运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增强信心、打好基础、调整结构、促进和谐,努力实现 “三确保三促进”,即在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的背景下,确保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确保经济回落得小些,促进经济回复得快些;在扎实做好经济工作的同时,确保各项民生继续改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474.0亿元,比增12%;财政总收入84.7亿元,比增11%。这些指标,是经过缜密调研、反复论证的结果。这些目标,蕴含一定难度、一定压力,但更体现着一份责任、一份重托。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记者:您曾在很多场合提到,面对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思明区的信心源于哪里?
  郑云峰:“事不避难,知难不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既是古训,也是思明区自身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
  2003年三区整合伊始,改革、发展、稳定情况复杂、压力极大。当时许多同志对思明区建设全国强区的发展目标表示种种担忧。但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珍惜机会、自加压力、狠抓落实,展现了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了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强大气势,凝聚了“争先创优、永不止步,开拓进取、永无止境”的思明精神,取得全国强区建设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67亿元到2008年预计的423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03年的31亿元到2008年接近80亿元。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用不到厦门5%的土地面积,创造出约占全市28%的GDP和22%的财政收入。并在科技、教育、卫生、计生、民政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20多项。
  五年的实践为我们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扎实的社会基础、坚实的制度基础、务实的精神基础和作风稳健的干部队伍基础。这些是我们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共克时艰”
  记者:共克时艰,这是当前提得很多的一个词。思明区该如何共克时艰?
  郑云峰:面对复杂形势,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平稳较快发展,首先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领导干部有心、有力、有效地加以引导和推动。只要是下滑的速度慢一些或增长的速度快一些,就越能增强信心。
  二要重视调动金融的扶持作用。进一步密切“政、银、企”联系,以优质金融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市场信心。加大财政性投融资力度,加强与银行金融机构的协作对接,充分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科技创新基金、品牌奖励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引导扶持作用,鼓励投融资担保机构等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扩大融资规模,聚集资金应对挑战。
  三要重视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客观分析内外原因,深入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加强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增加营业收入。要帮助推动政企合作,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基本面比较好、信用记录比较好、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
  四要重视发挥各界的合力,只有上下同心,协调行动、形成合力,才能共克时艰。
加快启动六大片区改造项目
  记者:您曾说项目是载体,今年,思明区要抓住哪些项目?
  郑云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找准辖区经济的增长点、生财点和投资点,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今年要扎实推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项目是载体,在经济工作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没有项目,经济发展即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明区要谋划和建设好基础性投资项目、公共设施项目、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下大力气促进投资增长;着力推动各大片区、工业集中区、商务营运中心的建设,积极谋划和建设一批能够培育新的增长点、生财点项目和产业带动力强的项目。
  当前,特别要加快启动和推进曾厝 土安片区、西郭片区、人民体育场片区、原自行车厂片区、将军祠西片区、厦港片区六大片区改造项目,抓紧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力促项目早启动、早建设、早出成效。
吸引华裔新生代回乡投资
  记者:招商引资方面,今年思明区有什么重点?
  郑云峰:我们今年要抓住三个重点,即以重大活动为重点,充分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以及“重大节庆”等重要时机。
  以台商、闽商、侨商为重点,紧抓两岸扩大合作交流的有利时机,主动承接台湾光电产业转移和台湾第三产业拓展;紧抓与各地闽籍商会的联系,着力引进闽商企业在厦设立营运中心;紧抓与海外侨商的联系,着力吸引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回乡投资。以辖内资源为重点,充分利用已建、在建和将建的楼宇,吸引企业入驻,力促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写字楼宇。
  办会办展办节办比赛也要进一步推进,以活跃商业氛围为目的,不断做深、做活节庆经济,以此进一步培育消费热点,拓宽消费领域,促进商贸业态调整,优化布局结构。不过,也要防止出现“随意性”、“小打小闹”、“泛无目的”等铺张浪费的做法。
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扶持
  记者:您曾说,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在金融危机之下,思明区将如何更好为企业服务?
  郑云峰:当前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这不仅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思明区各街道、相关经济部门要主动靠前、主动作为、主动服务。要区分生产性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商务型企业、房地产类企业的不同特点,一企一策地采取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对上述四类企业,分别由经贸、发改、财政等经济部门牵头,人劳、教育、文体、工、青、妇等有关部门配合,研究企业扶持帮助办法,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信息、市场、劳动力等困难问题,努力维持和促进企业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