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变化 边防小城变国际化都市
- 发布时间:12-09 09:58
  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各个领域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但在普通老百姓心中,最直观的一个变化就是厦门城市规模变大了,环境变美了,厦门在这30年里完成了昔日的边防小城向国际化都市的华丽转身。现在播送《挺立潮头——改革开放30年沿海开放城市系列报道》厦门篇的第一篇:《厦门变大了》,新闻广播记者郑珑采制。
  摊开1980年的厦门市区交通图,让人不仅感慨万千。 当时,厦门市区的交通在地图上很直观地分为两块:鼓浪屿,以及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的“老市区”。细看地图,稍密的网格仅覆盖到百家村路,而到了将军祠、文灶一带,道路就呈“自由式”的稀疏与无序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如今繁华的中心城区火车站在这张市区地图上只能“靠边站”,再往东就不属于市区范围。而地图的最北端是还没有建成的湖滨南路。
  市民吴先生是一名退休教师。他在厦门生活了五十多年,是名地地道道的“老厦门”,吴老师说:
  [“以前厦门的老市区从中山路到大同路,那边就是到工人文化宫,这就是主要的市区中心点。一直到美仁宫这边外面出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商店了,到火车站过去,从罐头厂,原来美仁宫出去,后江埭这带过去,那边全部算是郊区了。”]
  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厦门这座滨海小城发生的巨大变化。吴老师说,现在的厦门比以前大多了:
  [“以前高楼大厦基本都没有,现在比比皆是。城区范围扩得很大,现在到哪个区域都很热闹,包括到海沧、杏林、集美、同安、翔安,整个发展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变化很大。大厦门的概念基本上形成,厦门不只再拘限于本岛了。”]
  再来看看最新的厦门地图,密密麻麻的城区、道路覆盖了除山体外的大部分区域;今年刚刚通车的集美大桥、杏林大桥以及预计明年年底竣工通车的东部跨海通道——翔安隧道,加上原有的海沧大桥、厦门大桥、厦门海堤,共同形成连接岛内外的六条跨海通道,厦门得以进一步向外扩张。而成功大道、BRT快速公交系统,环东海域片区、五缘湾片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给厦门城市面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说:
  [“03年,04年以后特别是05年开始,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规划的实施的程度大大提高了,比如规划十年完成的,五年就做完了,这五年最主要是把我们城市的骨架拉开。”]
  1980年,厦门城市建城区面积仅有13平方公里,如今约为150平方公里。而在去年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厦门将在岛外形成10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全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将扩大到230平方公里。30年,厦门变大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