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档案:特区三通温馨一个都不能少
- 发布时间:12-07 09:52
城市档案  
一座气质迥然的滨海城市
  厦门是有特点的。厦门与深圳都是引人注目的经济特区,但她又与那座奇迹般崛起的小渔村,有着迥然不同的气质。
  一位走南闯北的学者、深圳大学的教授漫步于厦门街头,他不无感慨:“厦门就是厦门,而深圳,你可以说她是香港,也可以说她是另外一个城市,厦门却是有独特个性。”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城市化进程中,决策者们普遍注意到道路交通、文体卫生设施等硬件,城市立交,摩天大楼,车水马龙,灯光夜景,使不少城市初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区别一座城市不同个性的是文明程度,城市的魅力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
  厦门与上海都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中国面向海洋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曾有人把旧上海的五里洋场比为贵妇,厦门显然少了那些珠光宝气、灯红酒绿,厦门不是少女,不是村姑,她更像成熟的母亲。
  早在16世纪,厦门就有了漂洋过海的足迹。当闽南人开始向海洋寻找生存之路的时候,厦门有了与海外的交往。当年郑成功与日本、东南亚、荷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时,郑成功及其父亲郑芝龙,以中原的风骨、枭雄般的品性搏击独立不羁的大海时,也让厦门吹进了些许异邦的文明之风。
  厦门,她的依凭点是海洋、世界和未来,是现代化的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她的文明构筑于海洋之上。闽南文化原本融合着中原与大海的特质,尽管厦门城市不大,但她发展现代的海滨都市文化,就像鼓浪屿那样,格局不大,却能得天独厚,充满审美情趣。
  很多人说,厦门的美丽,在于她适合人居,倒不太适宜创业。可能是西部牛仔意象的阳刚误导了人们对开拓奋进的理解。安居乐业,安居为什么就不适宜创业?
  厦门,这座有着27年特区建设史的城市,以独特的城市魅力立于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
核心经验
用足用好特区政策
  改革开放对厦门来说,就是特区建设的历史。
  1981年10月15日,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从改革开放前落后的前线城市,到如今东南沿海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厦门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呢?厦门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先志认为,是用足用好了中央赋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同时在许多方面先试先行,在国内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厦门经济特区,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到厦门全岛,再到三个台商投资区同样享受特区政策;中央允许厦门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从计划单列市,再到副省级城市“可以说,能够给地方的特殊政策,中央都给厦门了。”黄先志说,“厦门也紧紧抓住这些优惠政策带来的机遇,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的创立和大发展。”
  但厦门绝不是被动地“等政策”,在体制改革方面,厦门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率先“松绑放权”,实行两权分离,推行“厂长(经理)经营责任制”、国企负责人“年薪制”,并面向全国公开招考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在全国率先实行“利税分流”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在全国率先撤销 “八大工业局”,改为行政性公司,之后又将其转为经济实体;第一个利用外资修建机场,组建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全国最早进行物价改革、放开市场定价范围的城市之一;最早开展股份化改革、推出上市公司的城市之一……
  上世纪末,厦门已初步建立了外向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WTO后,厦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1世纪,厦门的发展要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黄先志说。
发展特色
做好“台”字大文章
  首家落户厦门的外资企业印华地砖厂,经过26年的风雨,如今仍然在湖里工业区运转着。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家新加坡资本的企业,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新资”的背后,实际上是“台资”。
  上世纪80年代初,特区初创的时候,台湾当局还不允许台胞返回大陆探亲,更不允许回大陆投资。但厦门特区是因台而设,不能直接吸引投资,就想办法“曲线救国”,通过第三地转投资的办法,吸引表面上是外资、实际上是台资的企业来厦门投资,印华地砖厂就是第一例。
  就这样,厦门成了台商到大陆投资的桥头堡。1989年,台湾当局开放对大陆通话通邮,国务院也公布了给予台商优惠的新措施,大规模的台商投资潮到来了。
  厦门没有错过机遇,更加大力吸引台商投资。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设立了5个台商投资区,厦门就占了3个。“最辉煌的时候,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台资落户厦门,或者通过厦门到内地设厂。”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先志说。
  用好区位优势,做好对台文章,在这个思路下,厦门创下了对台工作多项“全国第一”:首辟台湾渔船停泊点;制定首部地方性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首开国共两党基层党际交流互动大门;与高雄首次实现两岸试点货运直航;首辟厦金两地海上客运、货运航线,率先实现两岸“小三通”;率先实行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政策以及“一票到底、行李直挂”业务……30年前,厦门是两岸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如今,已成为两岸友好往来的重要窗口。
  推进两岸交流,不但对祖国统一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厦门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助推剂。厦门无论是传统的石化产业,还是新兴的光电产业、软件产业、动漫产业,都得益于台资企业的推动,它们为厦门的产业升级注入了活力。
文明之路
温馨之城的人情味
  “厦门岛很美很美。厦门岛的美丽举世闻名。”这是易中天《读城记》一书描写厦门的字句。
  说到品读城市,易中天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厦门是中国最温馨的城市”,这个观点自他在《新周刊》上提出后,立即得到了普遍认同,成了厦门的标签。
  易中天认为厦门是“最温馨”的。“温馨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体现在环境中,体现在与人交往过程等方面。”“厦门最温馨之处,就在于她像一个家。”
  家是什么?心的港湾,家庭的每个成员在里面,能够互相帮助,相亲相爱。而一个城市,要有家的感觉,并不容易。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在一起,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摩擦和矛盾在所难免。厦门本地人口200多万,而厦门的外来人口达到100多万,并逐年快速递增。这样的人口构成比例,要让一个城市成为家,要让家庭里的成员们相亲相爱,这个城市该是具备了何等的包容与大度。
  厦门的包容与大度和厦门人的性格分不开。赤膊、穿着拖鞋躺在自家门口,在街上破口大骂、嚎天抢地,这样的情况,在厦门不容易看到。常常看见的,倒是公共汽车上,大家争相为老人、孕妇、孩子让座的场景。
  上海老人蔡林根夫妇,走南闯北见的世面多了,但他们到厦门旅游时,每次上公交车必受“让座”礼遇,一次、两次,开始还以为只是偶然,但次数多了,夫妇俩感动了,他们冒昧地写信给 《解放日报》,呼吁 “学一学厦门人”,并由衷感叹 “厦门是我们到过的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解放日报》发表了老人的这封信,刚好又被厦门的一位市领导发现了,他要求在厦门的媒体也刊登这封信。这也是厦门的人情味。
  曾经有一位来自旧金山的美国孤老太太,在厦门度过了20多年,并决定在这里度过晚年,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厦门市民。老太太说,她唯一的理由便是厦门的温馨和厦门人的那股人情味。邻里之间相互照顾、关心,嘘寒问暖,这是她在美国所感受不到的。
  61岁的日本老人桑名拓次先生给厦门市长写了封信,他“万分感激厦门市民带给他的快乐而难忘的旅行回忆”。原来他在鼓浪屿丢失了装有钱币、证件和信用卡的提包,正当他开始着急时,提包被鼓浪屿一位年轻的摄影师捡到,原物归还。
  这就是厦门,而厦门人这种温馨的人情味,正是厦门历届政府始终如一引导、培养的。改革开放30年,厦门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文明创建不只是在政府部门开展,而是深入到厦门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
  2004年,厦门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2005年厦门市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称号,2007年厦门荣登“全国宜居城市”榜首。今年9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复查结果,厦门在全国首批10个文明城市中,再次获得总分第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