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立丹行:透视房贷新政下的厦门房价
- 发布时间:11-15 10:25
立丹行深度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进入今年11月份,厦门住宅市场似乎随着寒流的到来出现了冷冻,以上周为例,全市商品房共成交988套,环比下滑14%;本周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891元/m2,环比微幅上涨3%。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出现小幅滑坡,跌幅17%。整体交易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
供不应求的厦门楼市
近年来,厦门房价不断攀升,2003年的时候,5000元/m2还能在厦门岛内买到地点、位置都不错的房子,而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厦门的房价已经走向高位运营的时代。
厦门房价高有它特定原因,从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到城市治安环境、人文方面的优越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而只要打开福建地图就可以看出,厦门在福建省主要城市中面积是最小的,土地自然炙手可热,寸土寸金了。
厦门的购买对象不同于福建许多城市,它不但面向全省、全市,甚至面向全国。虽然厦门这些年的统计数据都不断表明,目前厦门的购房群体55%是本地人(此数据来源于厦门立丹行深度地产研究中心),但不要忘记,有很多本地人是这些年买了房子才成为厦门人的。到今天,非厦门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涌进厦门楼市。
住房需求旺盛客观存在,使得建房的速度总难追上售房的步伐,供不应求的情况各方“分析”了多年,依然未能根本改观。供求关系不平衡,“供”明显跟不上“求”,房价当然飞涨。厦门如今已是全国房价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国家调控政策一个又一个的出台,而房子涨价的脚步却始终停不下来。
供不应求是厦门楼市的主要特点,也是厦门房价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认为,要使房价平稳,必须要打破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Page$} 房贷新政真的管用?从“国八条”到“国六条”,似乎对厦门房价的遏制并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今年9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商业性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从第二套购房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上调,限制开发商囤地囤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其目的还是要遏制不断上涨的房价。
房贷新政最起码流露出政府抑制投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态度,很容易影响到人们对未来房价的预期。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人们对未来良好预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需求,从而进入消费决策。假如人们对投资房产未来收益的预期降低而风险预期加大,房市投机现象就会减弱。11月份以来厦门楼市出现的观望态势就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房贷新政能够抑制的只能是银行自身和投机者两大市场主体,而不能对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产生多大影响。因为地方政府的拍卖土地行为与银行无关,而开发商囤积居奇银行也奈何不得。比如许多上市公司疯狂圈地,依靠的是上市后获取的低廉的融资成本而非银行贷款。因此,房贷新政只能起到部分作用,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也可能被化解。比如,房贷抵押物估值漏洞,即使银行首付提高到40%,一些人照样可以通过提高抵押物估值标准获取足够多的贷款。
其次是第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一直没有统一,目前较严格的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认定。但何谓第二套住房?如果其中一人已经贷款买房,欲购的新房就被认定为是第二套以上住房。而问题在于,无论是房贷申请人的“婚姻状况和配偶信息”还是“所贷款项用于购买第几套住房的相关信息”,都是由借款人自己填写的,银行要求“借款人也应按诚实守信原则在贷款合同中如实填写”,但是,倘若借款人不如实填写银行能否及时发现?银行愿意承担这种相对高昂的信息核实成本吗?
遏制房价还得从供求关系入手
其实从供求的角度看,楼市调控之所以收效不明显,是因为调控本身在供求关系上存在两个背离性目标,既想控制投资过热限制供给,又想抑制房价。受“稳定而非降低房价”的调控思路影响,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难以达到公众所希望的效果。因此在该思路下,期待调控政策降低房价的希望不大,供求关系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厦门房价持续走高应该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演绎。但高位运行的房价毕竟不可能脱离市场规律,成交量的下降或者也预示着“有价无市”。
国家在目前进行调控的过程中,较多的调控的是“求”的方面,而非“供”的方面,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首先还得增加有效供给,舒缓供求关系。这需要政府从土地供应源头采取措施,作为组合拳中一个组成部分的房贷新政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立丹行深度地产研究中心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