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东渡港三大海关闸口启用
- 发布时间:10-07 08:46
在繁忙的东渡海边,一个新的保税港区即将破茧而出。今日起,东渡港区的东、南、北三大海关闸口开始启用,这意味着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与东渡港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区港联动”。
市“三区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称,未来,通过资源整合、政策叠加和功能延伸,三区将进一步整合成为象屿保税港区。
据了解,象屿保税区自1992年10月设立以来,积极开展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和对外贸易等业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去年,实现物流营运收入31.5亿元,商贸营业收入110亿元,进出口总额30.5亿美元。
2006年3月,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正式封关运作,试行“区港联动”,大力发展国际采购、分拨配送、国际中转、国际贸易等业务,累计实现进出区货物总值85亿美元,已经开始尝试与东渡港区进行无缝对接。相邻的东渡港区,目前有生产性深水泊位22个,正兴建的五万吨级深水泊位3个,去年货物吞吐量286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41万标箱,占全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52.2%,是我国东南沿海港口海运重要的干线港,而且是海峡两岸的试点直航口岸。
象屿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同处厦门东渡港区,都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东渡港区分别实行封闭式监管。三区虽然地理相邻、业务相关、功能交叉、联系紧密,但因政策不相统一,长期处于彼此分离的状态。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设有2个处级海关、3个报关中心、5个查验场和14个卡口,货物流转程序繁杂,港口物流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按照国务院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要求,为充分发挥保税区域和港区的综合优势,放大“区港联动”效应,去年,市委、市政府、厦门海关提出整合象屿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及东渡港区,设立象屿保税港区的方案,得到海关总署等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已列入海关总署第一批整合验收的名单之中。而设立象屿保税港区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三区整合”。
在保税区管委会、海关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从今年初起,经过短短半年时间,目前东渡港区三大闸口和20多条通道、查验平台、海关和商检监管用房、港中路改造等项目已经全部完成,相关监管、查验设备、网络安装已调试完毕,园区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和主要功能模块已开发完毕,日前进行的初步测试顺利,联合调试取得成功。
今日起,东渡港区三大海关卡口启用,区外货物进入港区实行“提前报关、实货放行”,三区之间货物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标志着港与区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为下一步设立象屿保税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