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从共享单车到联合办公,共享经济的浮与沉
- 发布时间:09-17 09:59
近日,OfO小黄车在全国推出了有桩模式。就是利用已经损坏不能移动的小黄车添加P字停车牌,并改动蓝牙设备,形成无线停车区。这是小黄车沉寂后的第一条新闻,这条新闻让大家不禁发出惊叹:ofo小黄车居然还活着!
昔日轰轰烈烈的共享经济行至今日,也已经了大浪淘沙水落石出的时刻。其实,不光是共享单车,对于把“共享经济”概念带进国人视线的Uber来说,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本来风光上市,却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巨额亏损曝光和股价暴跌,让舆论对这家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公司和它背后的共享经济的前景产生了疑虑。毕竟在共享经济落潮的时候,商业模式和盈利点才是资本集中关注的模式重点。
诞生于美国的共享经济曾因在人与物质资料共享资源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变成全世界投资人关注的焦点。“轻资产、重运营”的商业模式使共享经济迅速成为国内外创投圈的热点,而如今大潮过后,市场供大于求,全球经济下行带来的资金萎缩也使这个行业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普遍存在。由于之前资本来得容易,导致大量原本“轻资产、重运营”的共享经济变成了“重资产、重运营”,在重资产模式下,盈利便成为了绊住共享经济行业的最大难题。
在大洋彼岸,在共享经济收口的当下,同样曾以重资产模式饱受争议的国内共享办公行业也正进入冷静思考阶段。中国的共享办公行业与美国不同的是,他们早早就开始了整合资源、探索模式创新的努力。因此,现在这个行业的头号玩家已经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给出共享经济的解决方案:轻资产和生态链接。这其实也是回到了共享经济最初的出发点:弱化所有权、释放使用权、激发社群价值,使每一份社会资源在既定的框架中,得到价值最大化。
国内共享办公众多品牌正在着重发力轻资产战略,如wework、氪空间、优客工场、众创空间等,以管理输出和服务定制为支点,撬动行业模式扩张,向办公全价值链服务裂变者转变。弱化共享办公空间的成本投入,促使其经由行业厮杀积累的大量标准化服务、精细运营经验优势充分释放,从而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盘活城市闲置资产。纵观市场需求,从“二房东”的外界印象转型成为基于共享办公空间的企业资源整合链接者,也是国内一众共享办公品牌的努力方向所在。共享办公的始祖WeWork曾多次强调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而对于国内品牌优客工场,更多是在为了成为以服务赋能企业、以空间链接资源的全链条赋能生态圈而努力。截至2018年底,优客工场通过孵化、并购、投资等方式共参股公司超过5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共享办公空间为核心,由40余家企业构成的生态社群。
随着智慧城市兴起和物联网经济迅速发展,资源调度、信息采集将会更加严谨和精确,这样的情况下,共享经济将获得崭新的发展机遇。其实,很多共享经济企业如果抛却投资者疯狂跟风的泡沫,反而沉下心来做产品,以厚积薄发的累积效应再次登陆资本市场的时候,必将拥抱无限的可能。毫不夸张,现在正是共享经济再次出发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