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土地市场也“拐点”?楼市焦躁应在源头扭转
- 发布时间:02-13 16:00
土地市场也“拐点”?楼市焦躁应在源头扭转
活动策划: 柯鹏 唐文祺
主持/整理:唐文祺
嘉 宾: 刘光东
上海北孚地产研究所副所长
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的土地流标、底价出让现象,使得土地市场冷风频吹,对后市预期不明的观望情绪正在土地市场弥漫,地价“拐点”就此形成的争论也在升温。未来土地市场走向将会如何?楼市又会怎样变化?上证第一演播室请来专业人士做解答。
主持人:有人认为,现行土地招拍挂政策是导致“地王”频频产生的原因,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刘光东:不同意。从根本上讲,“地王”的频频出现,是与一定的房地产市场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及其发展预期相联系的;而出让方式本身并不是根本所在。
大多数从业者出于对近几年楼市较快发展轨迹的判断,加上当前中国经济强劲发展势头的有力支撑,对楼市未来具有良好的预期,这是土地价格不断增长乃至加快增长的动因。当然,也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诸如某些地段土地供应不足导致竞争加剧等。而招、拍、挂出让方式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地王”。招、拍、挂出让方式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住房货币化改革制度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确保国有土地价值的合理体现,是我国行政制度改革、市场制度改革及土地使用和出让制度改革的产物。
{$Page$} 主持人:上海曾在几幅热点土地的出让方式上尝试过“改革”,这种改变对于土地市场来说会否产生影响?刘光东:上海曾在新江湾城土地的出让方式上尝试过“暗标”,其产生的背景或者说直接成因是应对上海土地一级市场屡屡出现“高地价”的非理性状况。虽然D3地块仍然出现“畸高”价格,但那是个别企业的异常行为,风险影响范围便不同,并不是整体片区市场所要面临的。
此外,新江湾城F地块设定的“高标准”转让,结果我认为在目前来看还是合适的。虽然仅从F地块的楼板价来看,的确是大大低于前一块“暗标”方式下出让的地块价格,但地块之间异质性较强,尤其是F地块面积较大,并不能单纯以楼板价来考察,更重要的应当是总价。实质上,我认为,7500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在目前来看是比较合适的;不排除这个价格有指导地价水平、杜绝“地王”产生的考虑。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进一步强化了“暗标”所要达到的效果。但F地块的楼板价结果并不一定会是其他地块楼板价的结果,也许较高楼板价的江湾城地块还会出现。从数字上看,有落差、有矛盾,其根源在于地块本身,即主要是因为F地块面积较大导致的,再加上还有较高的品质要求。
为了防止囤地,目前已有政策建议“合理控制单宗土地出让规模”,这项政策也许会带来土地单价的提高,但高地价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一点需要说明。
主持人:近期在局部城市频频发生土地流标事件,您认为未来土地市场走向将会如何?
刘光东:某个行业的发展是需要与整体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房地产也不例外,它不能捆绑、也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此,“面粉贵过面包”只是暂时的,短期内应当会面临回调的压力。一个地块的交易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应当具体分析。从面上来看,流标地块多处于城市发展尚不成熟地区。因此,这些地方的流标事件更多的不是反映地价“拐点”。我认为“拐点”(夯实基础的调整,而不是长期的下调)有可能产生在热点区域出现“低价成交”的事件上。
展望2008年土地市场,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控增逼存”,进而提高土地供应总量,是可以预期的。随着土地供应力度的加大及结构性问题的改善,特别是各地住房计划的落地,应该能够大大改变市场原有“急不可耐”的焦躁预期,群体非理性趋势应可避免。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