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联合办公可能凭借这个突出重围
- 发布时间:02-07 10:33
创业大潮之下,联合办公这种独特的模式应运而生,病毒式爆发。美国联合办公概念引入中国之后,更为这种模式添了一把柴。一时间乱花迷人眼,明目繁多的联合办公品牌野蛮生长,联合办公又成为一种迷人的创业模式,市场广阔,顺应需求。
根据小霸王不负责任的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各类服务式办公室、联合办公、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公社等大大小小品牌加起来100有余,这其中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自以为模式清晰激进扩张的、随便拿个破地方就搞个野鸡品牌当二房东的,风生水起。
可是开疆拓土,坐困愁城,掩耳盗铃,暗自苟且,应有尽有,冷暖自知。
资本真的一窝蜂吗?
大量玩家入场,看似热闹非凡(这是错觉),其实也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太多关注,2016年1月以来的部分数据显示(数据来源投资界):
优客工场宣布获得约2亿元A+轮融资,估值40亿元;6月又宣布获得3亿元Pre-B轮融资,估值45亿元。
“梦想加”宣布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2亿人民币,由愉悦资本领投,险峰长青,唯猎资本跟投。
氪空间战略入股P2,双方将在共享空间、企业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具体投资金额并未透露。
深圳本土联合办公空间思微宣布获得IDG资本、华住酒店集团及万科商业地产3000万A轮融资。
纳什空间宣布获得2亿元B轮融资,正式推出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的“超级工作室”。
……
联合办公品牌真的想清楚了吗?
大部分玩家并没有探讨出一套独立成型的运营体系就开始盲目跟风扩张,对未知市场的盲目乐观为日后发展埋下不小的隐患。闲置地产资源变现是好事,但是运营者并没有将闲置资源真正盘活,反而在运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改造,等到真正开始运营之后,又要面临“去库存”的难题。
目前也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东边和北边依托商圈和大型互联网公司总部,三里屯、东直门、国贸、上地、望京出现了空间聚集,发展程度明显高于西边和南边,租金也比较贵,相较之下起源地京西反倒落没。
联合办公已经进入精耕细作时代,大部分都将陷入“苟延残喘”的生存阶段,横尸遍野,成王败寇,剩者为王,谁知道呢。
百度百科关于联合办公是这样解释的:一种为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而进行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共同工作。在特别设计和安排的办公空间中共享办公环境,彼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办公者可与其他团队分享信息、知识、技能、想法和拓宽社交圈子等。
关键信息提取:
1、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
2、特别设计
3、共享(包括空间、服务、信息、技能、资源、社交圈层等)
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
这一点本文不表,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所有进联合办公的人的第一需求,对有些资金有限的团队这是唯一需求,我还没见过谁是就奔着联合办公的氛围去的。
特别设计
1、全球化办公的高端服务式办公室
选址通常在CBD,5A甲级写字楼,装修风格统一且国际通用,简约、实用;
租金4500/月起跳;
适合世界500强跨国业务暂时落脚这类人群,或者特别不差钱的本土企业;
印在名片上的公司地址非常好看,一看你公司在金融街啊,就不一般。
2、野鸡联合办公
选址没有偏好,唯一条件就是拿地便宜到死,要么犄角旮旯,要么手机会收到河北欢迎您的短信;
随便搞一搞装修能进人就行,弄点桌子椅子咖啡机,当二房东赚差价,租金300/月-800/月;
别提品质这俩字,字典里没有;
你可能去了个假的联合办公,微笑不语。
3、新兴品牌联合办公
这一类的联合办公品牌为数众多,竞争最激烈。几乎所有的这类联合办公都标榜自己的环境氛围设计安排非常有腔调,这是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另一个有力的竞争优势(品牌自以为);
选址通常是中上水平写字楼,生活配套丰富便捷、交通便利最好离地铁近,共享单车爆发后这个条件稍微放宽;
这一两年转向产业园区、改造厂房、设计感独栋等让人感觉有点新鲜的物业;
雇佣或自有专业的设计团队做整体设计装修,每家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整体风格,或工业复古、或清新简洁、或跳跃有趣,但说实在的,不管怎么独特,你还是能一眼看出这就是联合办公的风格;
租金区间1600/月-2500/月不等;
目标客户是创业团队、不超过30人的公司、自由职业、互联网公司分公司之类的。
共享
几乎所有的正经的品牌都有这些功能,管这个叫“溢价部分”或者“增值服务”。很多服务商的资源都是重合的,并没有唯一性,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整个平台的核心价值模糊。
所以差异化突破口不在这,并且私以为,正是列位创始人过分强调了这个功能,而给招商增加了难度,间接降低了自家的出租率(市场公开的那些好看的数据,基本都吹了60%的牛逼),被惯坏的市场无情反驳“你就是个孵化器啊,为什么还要收费?!”。
况且你会发现,这些功能有些真的只是“号称”,并不可能实现。
比如,我去过那么多联合办公,就没见过哪个空间欢声笑语的,团队之间基本零交流,说好的社群呢,说好的“感受能量和热情”、“开放空间、动感音乐和热烈交流的年轻人”呢?
这是运营的问题,中国人骨血里真没有那种real open的种子,想让大家交流你得组织啊、想题目啊、引导鼓励啊,先得让大家热络起来才有可能“基于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啊。
那些号称自己是以社群为基础的品牌,问问你们的运营人员,每天干了什么?一个开放空间里头谁谁都不认识呢,连对方叫啥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讨论个屁哇。
有的运营出来喊冤,说我组织活动啦,挺大阵仗发十几个软文,看起来宣传推广基本达到目的,但是你考虑过单是每次组织活动花一天时间场地搭建,闹哄哄的让入驻团队无法工作的心情吗,人家招谁惹谁了?
运营者起码能够清楚地说出每家公司来历、背景、发展历程、在做的事情、大致的团队工作生活习惯,随手就能帮入驻团队对接另一个团队的资源;路演、企业周边服务、信息和资源对接、技能交换这种联合办公标配不提,只说日常小活动就有足够的频率让入驻团队相互连接,不占用工作空间,有隔离的活动空间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参加,充分考虑到个体感受需求,让创业者真正有归属感。
另外还有一点私以为很重要,招商团队真的也要挑选入驻团队的品质,不能开门迎客,谁来都能上懂吗?保障社群氛围的重要一点就是大家的品质趋同,三观天差地别的能聊得起来才有鬼。空间里每一个团队都有能力互通资源互相帮助大家才能day day up啊,不然对面团队三天两头换,今倒闭明解散的,哪个团队受得了每天这么打击士气的惨烈?
又比如,我知道你们拿地成本虽然已经极力压榨了但还是很高,为了提高坪效就尽可能地多塞工位,可是一米二的桌子连成一片,放个电脑就放不下别的,北京的逼仄的生活已经够让人烦躁了,每天挤在一起是要取暖么?
为每个创业者选一张舒舒服服的椅子,毕竟每天要在上头坐十几个小时;
每张桌子下头有个垃圾桶,又没有多贵;
保证卫生间时刻清洁卫生,没有味道,而且绝不会出现拉粑粑的时候发现没有卫生纸的窘境,洗手台有擦手纸和护手霜;
饮水机时刻有水,茶水台保持有充足的茶、咖啡、饮料和水杯;
有相对独立的用餐空间,不要让办公区域出现可怕的饭味儿;
明亮的灯光,温度适中的环境,不要冷得要死或者热的想脱光,不要为了省电不开灯和空调;
工作人员和善亲切,至少见面可以微笑打个招呼,态度和善的保洁阿姨和一个严肃认真的保安。
这些非常细节,没有多少联合办公能把注意力放在这上头,有些品牌我知道已经在运营团队里加入酒店管理人才了,这很好哇。
人的感受是真实的,没有对错,这些细节带来的好的感受,并不是炫闪的环境、莫名其妙的贴纸、花里胡哨的噱头就能搞定的,而这种人文关怀,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真的很珍贵。
作者: 淘址小霸王
来源:淘址办公Ta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