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开工大吉!2017年商业地产这八大趋势你得知晓
- 发布时间:02-06 14:15
新年上班伊始,联商网&搜铺网总结了2017年商业地产八大发展趋势。作为商业地产人,你怎么看?
一、新商业项目不断涌现 维持巨头争霸格局
据联商网&搜铺网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预计将至少开出310个大中型项目,商业体量超过3600万平方米。从开发商或运营商企业背景上看,整体仍以万达、华润置地、新城控股等专业商业地产开发企业为主力军,王府井、永旺等传统商超企业也在购物中心转型路上越走越远,以住宅开发出身的大中型房企也有不俗表现。
商业地产霸主万达2017年将有56个项目开业,整体开业数量仍呈每年递增趋势。在产品线类型上,万达广场仍是主流。除万达外,其他专业商业地产开发的企业中,华润置地、新城控股、红星商业、宝龙等巨头均是市场的重要抢夺者。
二、继续抢夺最后一公里 复合型社区商业产品有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社区商业正在从单一的住宅底商向专业市场、主题商场、商业步行街演变。
社区商业的功能从加强社区服务、投资性产品演变为复合型社区商业产品,其规划的专业性和业态的多元性将是其主要特点,能够满足人们在社区内体验到娱乐、消费、养老、商务等便利,将是其在商业领域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优势。
以万科为例,去年万科商业地产登陆成都,并表示将把发展社区商业作为主要方向。2016年4月,成都万科商管团队亮相,据了解,万科旗下的社区商业将做统一的招商运营,部分物业阶段性自持。万科自营的商业品牌万科幸福家、V咖生活馆、健康屋将被引入社区商业中心。
三、电商O2O平台串联线上线下 大数据应用步伐将加快
互联网浪潮来袭,对传统的实体商业可谓是不小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纷纷拥抱互联网,各类电商O2O平台层出不穷。
以万达为例,2015年3月,万达电商摒弃了“万汇”品牌,更名为飞凡,正式上线。其中包含了餐饮、百货、购物等多个板块,此外还特别推出了移动端的APP,消费者可以实现万达广场内免费上网、店铺实时导航、停车自动缴费、餐厅远程排队、移动支付等功能。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2016年工作总结中透露,万达旗下飞凡网络2017年计划启动A轮融资,力争2018年实现整体赢利,2020年利润过百亿,实现整体上市。
再如大悦城,在2016年也升级了大数据系统,企业一方面可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实现精准拓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优化服务内容,构筑O2O生态。目前,北京西单大悦城已经建立了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客户识别系统;上海大悦城的智慧购物体系也全部落地,实现了多个智能购物场景。
商业的发展也是业态逐步升级的过程,尤其是在互联网冲击下,除了构筑线上平台外,如何提升线下的吸引力、增强客户粘性也成为许多地产运营商亟需解决的问题,2017年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有益的尝试。
四、用户体验是不变话题 服务类消费将影响行业格局
零售业正在被科技改变是大势所趋,但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消费者之所以还会选择去实体店购物,主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体验。
众多消费者追求的不再只是单纯的线上价格比较、图片感知和不停地下拉页面,而是另一种可以接触、可以摸一摸、实实在在的体验产品。漂亮大气的商场环境由此而生,甚至连水果店、杂物店、饰品店这些“沿街贩售”的品类都出现了高端零售品牌的身影。一个个基于极致线下用户体验而生的概念也让人为之炫目,智能导购、电子会员卡、电子试衣间等都在昭示着一个关于用户体验的不变话题。
消费升级的主题始终贯穿于商业地产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已经从衣食住行等生存型消费向精神层面的享受型消费推进。在此背景下,体验、餐饮、教育以及服务类消费将对商业地产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五、轻资产模式遭遇困难 玩法有危险
轻资产目前在国内,主要还是指以输出管理为主,帮助他人管理与运营商业项目,一般层面的以收取管理费为主要盈利,高些层次的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在未来退出时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本质上都是不出钱的低风险模式。
最近这几年,不仅万达、红星、华润、万科、保利、印力、阳光新业、同昌盛业(新荟城)、永旺(梦乐城)等巨鳄均在运作轻资产模式,百联、首创、砂之船等旗下奥莱也启动了轻资产布局,甚至还有阳光城等集团采用小股操盘等灵活的合作模式介入。
现在很多公司,可能刚做了一两个坪效中等的商业项目,就开始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进行管理输出了,这个玩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商业地产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地域,人群,城市层级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全程运作,别说你的模式还没有成熟,就是成熟了也不见得能有效复制。
就算是一些已经具有很强品牌影响以及成熟体系的商业地产运营商,管理输出也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很多人觉得管理输出就是制度输出,这中间就有个很大的误区,如果企业文化是不兼容的,那么所谓制度输出很可能会水土不服。
所谓轻资产,应该是结合双方的优势形成共赢,而不是变相的分担投资风险,或者拿别人的钱玩自己的游戏。这对想要在2017年大展轻资产计划拳脚的开发商或运营商而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百货业复活信号初现 转型生活方式中心是出路
百货业的衰亡论调已持续近十年,从逃避到被迫直面,经营者们终于开始走出舒适区尝试突围。百货之困源于消费者冷漠,不是市场抛弃了百货,而是百货严重的路径依赖使其不再真正关心消费者。而这种突围意识一旦觉醒,满血回归消费市场则指日可待。
如重回北京市场的老佛爷,一方面贴合消费者需求快速进行品牌更迭;另一方面向生活方式中心转型。定期举办礼仪沙龙、烹饪讲堂、主题派对,向消费者售卖法国生活艺术。今年已成功扭亏为盈,重启在中国的拓展计划。
七、养老地产依然大有可为 旅游地产趋向个性化定制
老龄化趋势是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趋势。逆抚养比例的持续下行意味着单位劳动力所需抚养的老人呈上升趋势,而地产作为养老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有一大部分投资者都在关注养老地产,因此养老地产未来仍是一片蓝海。
同时旅游业的火热给旅游地产也带来了机会,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3.8亿人次,同比增长9.5%;旅游投资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2017年相比过去一年,旅游地产更具有个性化定制的特点。
目前,旅游地产已经逐渐在脱离一应俱全的开发模式,更多的高端客户倾向于个性化的度假模式,因此将服务业的个性化做到极致,定制化专属化模式才是旅游地产未来趋势。
八、2017年将是“社群”年 新商业模式有待探索
微信对商业地产的贡献,除了移动支付,就是将这个行业的人分类建立起了各式各样的社群,不管是拓展、招商、运营,还是餐饮、服装、娱乐,各有各的圈子,拉近了信息对称,促进了信息分享,高效粘合了拓展和招商,认可场子和认可人,变成同样的重要因素了。这仅仅是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社群。
而2017年,社群经济将会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几年的场景街区出现是社群经济的一个有益探索。未来一年,场景不再局限在某个街区,而会扩大,整个卖场形成一个泛场景化的状态。
跨界而来,和而不同,在场景体验的基础上,精神层面的链接也会出现,从功能商业到精神商业,小家庭的会客厅会消失,购物中心做为城市会客厅的功能,将得到加强,这将是一个趋势,从而后期购物中心的运营推广将会围绕创意来做,围绕情怀来做,围绕精神支点来做。
购物中心除了商铺、商品,不久将会更多的加入人文元素的东西,连肯德基、屈臣氏、呷哺呷哺这些大众连锁品牌,都在改变适应发展,做为购物中心则将变得越来越有趣,无情怀不营销,无创意不营销,一个淡然索味的场子将来客流会越来越稀少。
在新的一年,联商网&搜铺网祝愿所有商业地产人能够大展宏图!
(来源:联商网&搜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