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厦门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公示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500万
- 发布时间:02-02 09:03
立祺/制图
核心提示: 据《规划》,厦门将构建起“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
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发布公示,到2020年,厦门常住人口达500万
195公里 5条地铁串联岛内外
近日,厦门市规划委员会发布《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公示日期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2月28日。
根据《规划》,到2020年,厦门常住总人口将达到500万,地铁成网约195公里。另外,在一些指标上,如人均公共设施面积、人均体育用地、移动通信覆盖率等将取得长足进步。
据悉,规划的建设目标将使厦门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花园城市,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两岸交流的窗口城市以及闽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
框架
构建组团式海湾城市
数字解读:规划常住总人口500万;农村人口20万
根据《规划》,厦门将构建起“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
“一岛”即为厦门岛,“一带”为环湾城市带,将串联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同时辐射漳州开发区、龙海、角美、南安、金门等区域。“双核”则为厦门岛和去年确定的厦门东部两个市级中心。
整体空间依托生态绿廊、海湾、自然山体的分隔,到2020年厦门将形成5大城市组团,常住总人口达500万。具体各组团规模为:厦门岛组团,常住人口200万人;海沧组团,人口65万人;集美组团,人口80万人;同安组团,人口80万人;翔安组团,人口75万人。
城市化方面,目前,岛外东孚、灌口、后溪、西柯、新民、新店、洪塘、内厝、马巷等9个镇已经与城区连为一体,接下来规划主要采用就地改造、整体搬迁等方式推进城市化进程。此外,新圩、汀溪、莲花、五显四个建制镇将继续保留。
对于厦门市的中心村和主要自然村,《规划》提出,主要采用就地整治为主、拆除搬迁为辅的原则进行改造整治。在规划期内,将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农村人口控制为20万人。
交通
地铁建设是重中之重
数字解读:地铁成网约195公里;规划13条跨海通道
交通方面,除了已逐渐成熟的铁路和航空规划外,《规划》还针对城市道路,规划岛外带状快速路,对接漳州和泉州,与放射状快速路衔接构成“两环八射”快速路系统。《规划》采用“方格网”形式布局主干路网,设置的间距为800米~1200米。
地铁建设目前是厦门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规划》阐明,至2020年厦门地铁规划布局形成“中心放射、环湾联络”的网络框架,线网规模约195公里。其中,除了已知的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外,还新增了6号线和机场快线,而岛外环线4号线并未进入本次方案。
跨海通道对于打造城市“半小时生活圈”有重要意义。根据《规划》,至2020年,厦门市规划13条跨海通道,包括8条机动车跨海通道、4条轨道跨海通道、1条二者共用跨海通道。另外,规划预留2条市际跨海通道。
公共设施
翔安建市级体育中心
数字解读:公共设施人均至少5.5平方米/人;4个市级文化中心
根据《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将重点推进厦门东部市级中心的建设,全市规划公共设施人均标准不低于5.5平方米/人。
文化设施方面,厦门将设置4个市级文化中心,分别为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厦门岛东部文化中心、海沧马銮湾文化中心、翔安东坑湾文化中心;同时,翔安隧道口片区将规划建设海西商贸会展中心。
体育设施方面,如今虽然厦门居民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省第一,但是岛内外发展不均衡。《规划》提出,岛外翔安地区将建设厦门市级体育中心,未来厦门公共体育设施的人均用地指标应不低于0.3平方米/人。此外,老年服务设施也将控制在人均0.1平方米/人。
产业
形成5大工业集聚区
数字解读:“一湾携两岸、两点带三圈”旅游产业发展布局
在规划期内,厦门本岛及岛外将形成5大工业集聚区,包括本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沧临港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集美机械产业集聚区、同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区和翔安新兴产业集中区等。
针对旅游产业,《规划》则提出了“一湾携两岸、两点带三圈”发展布局,“一湾”即由东西海域构成的内海湾;“两岸”即海湾两岸城市景观;“两点”是指鼓浪屿和金门两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三圈”即都市文化旅游圈、海岛风光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圈。
□其他
排水将采用雨污分流制
2013年,厦门全市遇“淹水”之苦。根据《规划》,接下来通过改造现有的排水设施,将排水体制改雨污合流制为分流制。
规划期内,厦门全市污水量将控制在163万立方米/天,通过27个污水处理厂的209.4万立方米/天总处理规模,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移动通信用户数
将达692.5万
《规划》预测2020年厦门市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将达到318万,普及率63.6%;此外,移动通信用户数达到692.5万,普及率138.5%;数据通信用户数达到199.5万,普及率39.9%。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到2020年,厦门全市需保有50座通信机楼,其中现状24座,规划新建26座。
旧城区重点保护4片区
在旧城区保护方面,《规划》重点保护4个片区,包括中山路片区、荧屏片区、避风坞周边地带、厦港片区。
其中,中山路片区以保留为主,小规模改造为辅,保护现有街道空间和精美建筑立面;另外,厦港片区在保护部分特色风貌的同时将拆除重建危房旧区,整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