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翔安内厝打造厦门靓丽东大门 一条绿带串起美丽乡村
- 发布时间:06-28 08:35
  夏日阳光下的324国道,车来车往。从泉州驱车或乘坐高铁而来的人们,不少会被“突如其来”的绿化景观所感染,熟悉路况的人,则会马上意识到:这里是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的辖区了。
从地图上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324国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新324复线,像四根巨大的动脉,直接从泉州地区“插”入厦门,而它们的汇聚点,就是内厝。这个多年来隐匿山区的绿色小镇,正在通过不断舒展开的交通脉络,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姿态拥抱八方来客。
风从海上来,厦门的跨岛发展战略,把厦门的“东大门”,不断推向日益显要的位置。
科学规划
“一线两片一环”联动发展
在内厝镇党委书记沈金德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图板。记者昨日采访他时,他还在内厝镇的一张最新的规划图前静静地思索。
事实上,昨天在内厝镇政府,工作人员匆匆的脚步,已经显现出今后内厝人肩上更重的责任。“厦门市的东大门,依托便捷的交通网络,打造以区域性现代物流为主体、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及特色旅游业为辅的厦门东部现代化生态工贸城”——也正是在不久前,内厝镇的这一城镇定位,已经获得规划部门的原则通过。
“一线、两片、一环”,在如今内厝镇的发展蓝图上,格外醒目。“一线”即国道324线,内厝的产业基本沿着这一条线来布局,根据规划将启动市政化改造提升;“两片”即两侧工业片区及延伸带以及物流片区,目前工业片区已初具规模,物流片区如石材总部物流项目正在大力推进;“一环”即推动香山片区和内厝汽车赛道、野生动物园等周边山体形成“环”状。尤其是国道324线的市政化,关系到厦门“东大门”形象,不仅需要拓宽改造,还将采用“净化、美化、绿化、隐化”等方式,对道路两侧建筑、景观进行整治。
生态文明
一条绿带串起美丽乡村
红花绿叶掩映着笔直宽敞的公路,驱车行驶在上面,人们就像是在一条绿色长廊中遨游。昨天在沈金德的引领下,记者走访了内厝镇的多个村庄。
“一条绿带串起美丽乡村。”沈金德的言语中,透露着自豪。他所说的“绿带”,就是一条横贯内厝镇的绿树成荫的道路。透过这条道路,内厝镇党委、政府近年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清晰可见。
良好的生态,无疑是内厝人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手握的最重要的一张底牌。目前,这里已涌现出许厝、上塘、莲塘、前安、锄山、黄厝、后田、美山、赵岗等9个文明生态村。此外,该镇全部17个村(居)也已获得省环保厅颁发的“省级生态村”荣誉称号。
蜿蜒的九溪水,哺育着翔安大地,自成水系直接入海——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它的源头,就在内厝。让翔安的这条“母亲河”更洁净、更美丽,内厝人一直在努力。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内厝还将加大溪流两侧的基本农田整治,使这汩汩溪流,不仅变身“景观河”,还将成为连接“山、海、城”的生态通廊。
组织建设
东部小镇温馨和谐
在去年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内厝镇交出的成绩单令外界侧目——“平稳、有序、零上访”。这一被人称作“奇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在沈金德的眼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他们创建“平安内厝”的最有力的保障。抓教育培训,抓典型培育,抓制度建设,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内厝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远离城市的喧嚣,平安,一直以来都是内厝人最珍视的财富。内厝镇的决策层清晰地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里才能够更加温馨和谐。
昨天,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陆续闪耀在内厝镇的镇区、山林间。交通主干道依旧车流如织,但附近闲暇的人们,却早已汇聚在广场上、村道边,伴随着敲响的腰鼓声,开始了他们幸福的夜生活。